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

新型ARB藥降壓效果優 高血壓患者新福音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張郁梵報導)高血壓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,約有90%的高血壓患者屬於致病原因不明的「原發性」高血壓,這類型的患者因沒有特定可治療因子,因此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。然而,有將近一半的患者在服用傳統ARB藥物後,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;所幸目前已有新型的ARB藥物,不僅劑量較低,降血壓的效果也較好,副作用也相對低了許多。
高血壓又稱為「隱形殺手」,致病原因多且複雜,和生活型態、肥胖、抽菸、疾病、體質、基因、飲食習慣等息息相關。根據統計,每四位成年人中,就有一位罹患高血壓;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,超過40%有血壓過高的問題。國人十大死因中,更有超過四項疾病和高血壓緊密相關,像是心血管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疾病、腎臟疾病、中風等,顯見高血壓對大腦、心臟、腎臟等重要器官的傷害不容小覷。
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陳志鴻表示,收縮壓大於140mmHg、舒張壓大於90mmHg,兩者間有一項符合,即可稱為「高血壓」,而不論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疾病引起的續發性高血壓,想要達到良好的血壓控制效果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按時且規律的服藥。然而,根據調查,平均兩位高血壓患者在經過治療後,只有一位能達高血壓控制目標;四位高血壓伴隨糖尿病患者經治療後,僅一位可達到血壓控制目標。
相較於兩種常見的傳統ARB藥物新型ARB藥物在服用六週後,患者24小時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,都有更明顯良好的降壓效果;而且由於新型ARB藥物劑量較低、副作用較少、且持續穩定控壓效果較佳,對患者而言,無疑是一大福音,只是目前仍在申請健保中,患者若有需求仍得自費。
陳志鴻醫師提醒民眾,想要控制好高血壓,應養成每天定時量血壓的習慣,只要做好血壓監控、按時服藥,並配合醫囑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、不菸不酒、不熬夜、做好飲食控制,如此便可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危害。

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

藥小心!降血壓「低鈉鹽」炒菜 男子血鉀飆高險心律不整

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NOWnews – 2014年6月18日 下午3:04
高血壓,「低鈉」準沒錯?55歲的王先生,因為高血壓長期服藥治療,體貼的王太太心想都說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鹽,於是改買「低鈉鹽」來炒菜、煮湯,一吃半年,沒想到再回診抽血時,血鉀濃度竟飆高,差點引發肌肉無力、心律不整。藥師警告,高血壓患者常用ACEI、ARB等降血壓藥易與低鈉鹽交互作用,須小心。
低鈉料理千萬小心!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蔡蕙君表示,服用ACEI、ARB等降血壓藥物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,因為藥物本身會降低鉀離子的排出,使體內血鉀升高,如果再吃鉀離子偏高的低鈉鹽,血鉀濃度上升加劇,恐造成反效果,弄巧成拙。
蔡蕙君說,血鉀濃度太高,可能造成肌肉無力、心臟異常、心律不整等嚴重症狀;建議服用此類高血壓藥物或腎病等慢性疾病患者,應定期抽血檢查血鉀濃度,並採用一般精鹽料理食物、一天不宜超過5公克,才能控制血鉀濃度
不只高血壓患者要當心, 另一名32歲的林小姐,最近因賀爾蒙失調狂冒青春痘,醫師開了四環黴素抗生素,但傷胃的她,又自行吞胃藥,幾天後,病情不見好轉,焦慮回診才發現,原來是胃藥與四環黴素抗生素交互作用,降低了抗生素藥效。
蔡蕙君強調,一般民眾常怕吃藥傷胃,其實,不是所有藥品都會傷胃,也不一定要搭配胃藥,一般俗稱的胃藥是指制酸劑,為中和胃酸,成分多含鎂鹽或鋁鹽,易與其它藥品產生螯合作用而影響胃腸的吸收,尤其是皮膚、呼吸道感染常用的四環黴素類(tetracycline)或恩菎類(quinolone),併用會在體中形成「螯合物」,影響抗生素吸收,使抗生素達不到治療濃度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訪查全國1078位社區健保藥師的「國人用藥觀念調查」也發現,有4成6藥師曾發現民眾將鎮靜安眠藥與酒精一起吃,引發藥效加重危險;3成2曾發現民眾將葡萄柚與降血壓藥物一起吃,反而血壓過低等。

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

減少慢性病

台灣高血壓患者與日遽增,健保用藥支出總是佔前幾位,這項趨勢令人擔心,幸好運動浪潮掀起,年輕族群開始逐漸養成規律運動習慣,雖然運動當下會增加心跳和血壓,但心臟與血管受到訓練,反而降低平時靜態血壓,減少慢性病上身機會,舒緩台灣高血壓病患增加趨勢。
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表示,運動時身體氧氣需求量大增,必須增加血液流速,才能加快細胞代謝,大腦會下達指令,提高心臟跳動速率,大幅擴張血管壁,讓血液流動速度能夠更加快速,雖然這項機制似乎上升心血管負擔,卻是高血壓患者最好的治療處方就是規律運動,達到降低血壓目的。
雖然運動當下會突然增加血壓,但靜態血壓才是觀察重點;心臟是很強悍的肌肉,如同其他肌肉也需要鍛鍊,才能增加血液擠壓力道,運動時心跳不但要加快,力道也必須足夠,才能滿足身體代謝需求,規律訓練心臟跳動強度,可以讓心跳越來越強壯,增加靜態時擠壓力量,漸漸降低心跳速率,間接讓血壓維持健康值。
趙書平解釋,相較於沒有規律運動習慣民眾,運動選手的平時心跳速率較低,因為心臟力氣足夠,跳動一次所擠壓出的血流量較多,因此心跳不需要快,就能滿足身體需要血流,反觀缺乏運動民眾,因為心臟力量不足,血液流動速率慢,細胞無法快速交換廢棄物與養分,大腦會下令心跳加快,滿足身體所需。
高血壓患者能夠藉由運動降低血壓,運動加快了心跳和血流,增加了心臟與血管彈性,不但平時心跳速率低,血管壁也更能適應突發壓力,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,大約能降低血壓數值十上下,不但如此,運動增加熱量消耗,逐漸改善血脂、膽固醇、與血糖,身體負擔也會跟著平緩,間接也能幫助改善血壓。
趙書平提醒,運動必須循序漸進,千萬不可以貿然高強度進行,沒有運動習慣的高血壓患者,想要藉由運動改善體質,最好先由快走開始,讓心跳稍微增加,又不會造成不適,以免心臟無法負荷導致危險,當體能逐漸適應後,再開始增加速度,讓運動強度增加,只要心肺功能加強,血壓就能慢慢獲得控制。
衛福部國健署建議,高血壓患者必須記得二減二多,每日鈉攝取量控制在二千四百毫克(六公克),減除多於體重,維持BMI值在一八‧五至二十四之間,維持多運動每周至少三次、每次至少三十分鐘以上,最好最高心跳能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下,多量血壓,每天至少在家量一次血壓,並且記錄下來提供醫師參考。


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

突然站起頭暈 天氣熱易低血壓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)夏天天氣熱,高血壓患者需不需要特別注意呢?醫師指出,相較於冬天,夏天時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比較容易控制,不過,高齡的高血壓患者,可能要留意姿勢性低血壓的發生,建議早、晚各量一次血壓,如出現血壓偏低的情形,應回診評估、調整藥量。
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康宏銘表示,夏天天氣熱,皮膚血管容易擴張,血流可以均勻分布於全身,不會過度集中於頭部,因此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較容易控制,不過,反而要擔心低血壓的問題。
康宏銘指出,一般來說,正常的血壓值為收縮壓120 mmHg、舒張壓80mmHg以下,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、舒張壓都會比正常人高,需要藉由藥物控制,但最近有些年紀大的高血壓患者,卻出現收縮壓值約100 mmHg、甚至不到100 mmHg,在坐著、躺著時,突然站起會有頭暈、站不穩的情形,推測可能是藥量過大,造成姿勢性低血壓。
高血壓患者應做好血壓監測。康宏銘強調,天氣變化會影響血壓升高、降低,高血壓患者應養成天天量血壓的好習慣,於每天早上空腹前、晚上睡覺前,各量一次血壓,如發現血壓出現異常,應立即回診評估、調整藥量。